close

  
  揚子晚報文化記者蔡震。範曉林 攝
  從今年元月一日起,本報開設專欄“揚子老記畫民國建築”,揚子晚報文化記者蔡震,用手中的畫筆,帶你觀賞南京民國建築的現代風貌,重溫那些遠去的故事(今見A36版)。欄目見報後,許多讀者打來電話,稱贊這些繪畫精美生動,想更多的瞭解蔡震本人。昨天記者採訪了他,聽他說說自己的民國建築情結和繪畫背後的故事。
  揚子晚報記者 柳揚
  與民國結緣
  從小就聽外公講民國故事
  “從小就聽外公講民國時候的事。”蔡震生長在南京,外公是李宗仁的醫生之一,兄弟幾個分住在現在新街口東方商城所在地的兩棟民國建築里。外婆是他的護士,家裡在三山街、明瓦廊各開了一家名叫“如鳳齋”的古董店,當年宋美齡曾去光顧過。“外公會跟我說,當年的新街口人行道,分左右行,人行道中央有條紅色水泥線,遇到街口,就標有兩個紅色箭頭,一左一右,提示路人靠右行走,以免碰撞。”蔡震打小跟著外公長大,跟著外公學畫,練字。小時候這段成長經歷,讓他從小就對民國建築有著特殊的感情。
  那時候家裡住的老房子內部是木質牆板,因為年久失修,有時會將白紙貼在牆上,他就喜歡在紙上畫房子。從小就展示出繪畫天賦的蔡震進入大學後,修的專業是中國畫,不過他利用假期回南京跟著李劍晨教授學畫建築水彩畫。下過鄉、當過工人、大學老師到如今的媒體人,如今都成了他的人生財富。
  鐘情老房子
  他走街串巷探訪民國建築
  “現代城市在建設的同時,也在不斷拆遷老建築。民國建築,該怎麼保護,要怎樣利用,我覺得都值得思考。”蔡震家的老房子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拆遷。他記憶中“那棟小洋樓,兩層,走在長長的走廊上,扶著木製雕花欄桿,遠處黃色和紫色搭配的彩色玻璃門,在斜陽下,令人浮想聯翩。他說,鐵藝門窗、彩色玻璃、拼花水磨石,是民國流行的建築樣式。
  “小時候新街口新百旁邊有個小百貨公司,小樓非常漂亮,奶黃色防火磚外牆,水磨石彩色地面,鐵藝花窗。金融中心位置原先有個圓頂小樓,高高的臺階上,有個轉門,銅質把手,小時候經常去轉著玩。可惜,後來都拆掉了。”
  幾年前,蔡震開始在報社從事文博方面的報道。出於專業需求和自身興趣,他開始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去探訪南京城裡還留存的民國建築。速寫、拍照、查閱資料……他記錄下這些建築的前世今生。
  突出雕花彩繪
  每幅畫上都有上萬根線條
  寫實的場景、唯美的色彩、細膩的筆觸……從去年9月份開始,蔡震陸續為這些民國建築作畫,到現在已經積累下了50多幅,而他的目標是100幅。“之前嘗試過水彩、水粉、鋼筆和水墨,最後選擇了彩色鉛筆畫。不過,開始動筆後,有點後悔,因為這種畫法最耗費時間。”蔡震告訴記者,一幅彩鉛畫由上萬根線條組成,要畫差不多三個多小時,但之所以這樣選擇,是因為南京的民國建築多是現代民族主義風格,建築多採用西式結構、中式裝飾。相比之下,彩色鉛筆最能夠表現雕花和彩繪的細節。
  “歷史建築,現代風貌”是在蔡震的這一系列作品中最大的特點。總統府的畫作是他去年“十一”假期創作的,當時正是南京的旅游旺季,在經典的門樓前穿梭擁擠的是私家車、旅游車、出租車,還有年輕的旅游者。鼓樓醫院的作品中,修葺過的民國建築後面隱約可見城市的高樓大廈,前面則是新植了草木的小廣場。另一幅民國住宅區慧園裡的畫作里,新修的仿民國路燈,以及垃圾箱還有停在弄堂里的私家車,跟古老的磚紅色建築相互融合,另有一番和諧。
  邊畫邊挖掘
  每棟建築背後都有故事
  大概是文化記者出身,蔡震不光畫民國建築,還愛挖掘建築背後的故事。在揚子晚報的專欄連載中,每一幅畫作會搭配了一段他寫下的文字,介紹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建築背景。
  “莫愁路教堂旁邊,原來有一個‘四根桿子禮拜堂’,日本人侵略時曾經充當過難民所保護過很多老百姓。南京大學學生處辦公樓是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時的官邸。抗戰勝利後,梅蘭芳來南京演出,曾經住在白下路上的中國銀行南京分行里。湖南路上那幢很有特色,讓人聯想起法國盧浮宮式建築,設計者是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叫孫支廈,而慧眼識人的是清末狀元張謇。總統府前身是兩江總督署,東面建有一條鐵路跑著“小火車”,說來荒唐,當年沒有自來水,總督大人要喝長江水,修鐵路的目的,是為督署衙門運水。……”
  蔡震告訴記者,希望通過繪畫配文這種方式,讓更多的年輕人去瞭解民國建築,去銘記南京歷史。今年,蔡震將把發表在本報的這100幅畫作,結集出版,並舉辦畫展。  (原標題:民國建築里長大,從小牆上作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ke41kesa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